[分享] 究竟要花多少時間、努力才有機會如Pokémon Go一樣,一夜成名? - iPhone4.TW

會員登入



顯示結果從 1 到 5 共計 5 條
  1. #1
    吉米丘 的頭像

    勸敗大魔王

    註冊日期:09-20-2007
    文章:50,710
    謝謝你: 9,906
    在 6,551篇文章中獲得 48,051個感謝
    原文出處:http://pics.ee/y7p
    以下轉貼自「林啟維 臉書
    ---------------------------------------------------

    究竟要花多少時間、努力才有機會一夜成名? 今天在國外粉絲頁上看到了這篇講這幾天當紅的 Pokémon Go 神奇寶貝手遊背後的故事,太精采了,手癢決定將整篇翻譯成中文。


    翻譯內容開始




    對於最近當紅的 Pokémon Go 神奇寶貝手遊的創造者 John Hanke 來說,一夜成名花了他二十年的時間。

    在上一週短短幾天之內,Pokémon Go 締造了多項紀錄:首周超過 1000 萬人次的下載紀錄、超過通訊軟體 Twitter 的每日活躍用戶、以及比 Facebook、Snapchat、Instagram、WhatsApp 還要高的用戶使用時間。

    究竟 John 是如何製造出如此的轟動? 其實在他的生命中,曾經經歷過 10 次的「升級」,到了今天才成就了 Pokémon Go:

    等級一



    1996 年,當John還是一個學生,他參與了早期的大型多人線上遊戲(MMGO)設計,名叫Meridian 59。他將遊戲賣給了 3DO (曾經出過英雄無敵的公司),藉以放大自己的野心:繪製整個世界。


    等級二

    2000年,John 發佈了「Keyhole」,提供一種連結地圖與空間照片的方法,並創造了第一款 GPS 衛星導航的線上遊戲。



    等級三



    2004 年,Google 買下了 Keyhole,並在John的協助之下,將Keyhole變成現在大家所熟知的 Google Earth。自此,John 決定致力於創造以 GPS 為基礎的遊戲。

    Google Earth 網址
    https://www.google.com/earth/



    等級四

    2004 年至 2010 年間,John 經營了 Google Geo 團隊,創造了 Google 地圖與 Google 街景。在這段時間內,他組織了未來能夠創造出 Pokémon Go 的團隊。


    等級五



    2010 年,John 獲得了 Google 的投資,開設了 Niantic Labs。此研發中心的目標是設計各種以「現實地圖」為基底的遊戲。


    等級六



    2012 年,John 創造了 Niantic 的第一款地圖實境多人連線遊戲 Ingress (本遊戲也是在 Pokémon Go之前全球最熱門的地圖實境遊戲)。




    「我一直覺得將現實中的地理資訊與遊戲結合非常酷!當我發現手機功能愈來愈強大,我感覺現實世界中的冒險遊戲時代來臨了!」




    iOS 版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ingr...5181?l=zh&mt=8

    Google Play 版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roject.ingress



    等級七

    2014 年,Google 與神奇寶貝的公司共同演出了一齣愚人節騙局,讓網友在 Google 地圖上尋找神奇寶貝。這則影片造成網路瘋傳,然而 John 卻認為這個想法真的可以實現。

    影片回味






    等級八


    John 決定將 Pokémon Go 做出來,並以 Ingress 遊戲中玩家最喜愛的聚集地點作為神奇寶貝道館。


    等級九

    John 從 Google、任天堂、神奇寶貝公司募得了 2,500 萬美金(約 8 億台幣),並帶領超過 40 人的團隊完成 Pokémon Go。

    等級十

    今年 7 月 6 日 Pokémon Go 於美國、澳洲、紐西蘭發佈,為任天堂的股價市值帶來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成長量,每天手機遊戲內的消費金額超過 $200 萬美金,可謂名符其實的一夜成名。




    編譯者的話

    我們經常以為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成功,是出於純然的運氣或先天的資源。

    在 Pokémon Go 推出的時候,我看到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曾經有想過、或有嘗試過設計這一款產品。然而,如此超大規模的成功,除了剛好搭上 Google Map、4G、社群熱潮等先天條件的加總之外,創作者與團隊背後累積的能量與實力,才是真正致勝的關鍵。

    網路的時代總時看到太多年輕的、快速的、偶然的成功事例,有時候容易讓我們迷惘,覺得先天不公平、覺得自己衰小、甚至讓不少人短視近利。回過頭來看,成功有其偶然性、但大多數的情況卻有著更多的非偶然性。

    人生的試煉其實就是不斷升級。升級是在累積實力、也在累積運勢。終有一天,當機會到我們的面前,我們就不會扼腕當年沒有做足了努力、讓自己準備好接下這項挑戰。

    原文出處:http://pics.ee/y7p
    中文翻譯:Chi Wei Lin http://pics.ee/y7y
    此篇文章於 07-15-2016 04:06 被 magicanson 編輯。 原因: 兩個錯字&修正中英文之間空格



  2. #2
    吉米丘 的頭像

    勸敗大魔王

    註冊日期:09-20-2007
    文章:50,710
    謝謝你: 9,906
    在 6,551篇文章中獲得 48,051個感謝
    我覺得,台灣很多人只看到眼前

    例如這幾天Pokémon Go爆紅

    馬上就有一堆名嘴或是評論家跳出來說,這個AR技術早就有啦

    怎樣又怎樣,他們早就會了

    要做出來還不簡單


    不然就是覺得VR、AR紅了,接下來要趕快多製作幾款類似LBS+AR的應用,要來做Pokémon Go的殺手


    甚至鏡頭轉向另外一邊

    計程車與Uber的大戰


    時任交通部長居然說,那我們也來幫小黃開發一個跟Uber一樣的軟體就好了...


    歐買尬

    這根本就不是「軟體」的問題

    軟體、App不過只是一個介質,透過手機當做平台,來媒合一整套「用戶體驗」,來讓使用者覺得滿意

    最後喜歡上這樣的服務、或是應用



    絕對不是這些人眼中

    我只要開發出一套跟他一模一樣的軟體,我就會成功了


    這就像幾年前

    大家都覺得

    只要我的公司有個網站,那我就可以開始躺著賺錢了

    只要我的公司有個購物商城,那我就可以開始有出不完的貨,躺著數錢了



    根本沒有啊~

    大家眼光要看遠一點,思考要想廣一點

    沒有遠見,也要去問專家,而且記得多問幾個,不要只問知道理論的學者,或是只知道技術的設計者,你需要全盤了解、跨領域的資訊做交叉比對

    才能看到比較廣的面相喔



    文中的主角John也是經歷了許多的關卡,也在過程中慢慢累積經驗與人脈,最後有機會得以實現完成這樣的軟體

    最後加上Pokémon故事的加持

    就是我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大爆發啦
    此篇文章於 07-15-2016 00:45 被 吉米丘 編輯。



  3. #3
    Phenix 的頭像

    熱血的愛用者

    註冊日期:11-18-2010
    文章:399
    謝謝你: 154
    在 67篇文章中獲得 106個感謝
    台灣那些老一輩的其實已經大多數都跟這個時代脫節了

    手機會用LINE 不代表就瞭解了現在年輕一代的生活
    任何一個25歲以上的青年 身上大多數都有超過兩個以上的 email 甚至三個四個五個
    還有辦法都使用不同的密碼

    上網消費使用 第三方付費
    上網使用雲端空間儲存備份

    使用 Airbnb 尋找落腳點
    使用 Uber 進行短距離移動

    現實消費使用APP 付帳
    使用 coupon 或是虛擬貨幣付帳

    拍攝影片快速的在社群網站分享
    在朋友之間直接傳送 spotify 連結進行交流

    現在年輕一代的交流分享 遠比老一輩的來的快得多密集的多

    這不代表我們需要鄙視老一輩的脫節
    只是那些制定政策的官員 他們並不具備那樣的知識與腦袋來對症下藥
    因為他們的生活裡面其實並沒有存在於那些影響



  4. #4

    愛用者

    註冊日期:02-02-2008
    文章:103
    謝謝你: 0
    在 21篇文章中獲得 66個感謝
    引用 作者: Phenix 查看文章
    台灣那些老一輩的其實已經大多數都跟這個時代脫節了

    手機會用LINE 不代表就瞭解了現在年輕一代的生活
    任何一個25歲以上的青年 身上大多數都有超過兩個以上的 email 甚至三個四個五個
    還有辦法都使用不同的密碼

    上網消費使用 第三方付費
    上網使用雲端空間儲存備份

    使用 Airbnb 尋找落腳點
    使用 Uber 進行短距離移動

    現實消費使用APP 付帳
    使用 coupon 或是虛擬貨幣付帳

    拍攝影片快速的在社群網站分享
    在朋友之間直接傳送 spotify 連結進行交流

    現在年輕一代的交流分享 遠比老一輩的來的快得多密集的多

    這不代表我們需要鄙視老一輩的脫節
    只是那些制定政策的官員 他們並不具備那樣的知識與腦袋來對症下藥
    因為他們的生活裡面其實並沒有存在於那些影響
    年輕人,
    有人可能太年輕所以不太清楚老人在想什麼。許多老一輩的人,就拿現在4、五年級還在養家活口的人來說吧,其實之中有很多人都會使用你所說的這些數位東西,但你知道嗎?他們並沒有很在乎被年輕人認為跟時代脫節及自己是否真的能利用這些東西讓生活更便利或工作更有競爭力,年輕人知道為什麼嗎?我如果告訴你他們都把這些東西當做「玩具」,年輕人可能會不太高興。但這真的也是原因之一。

    但其中有一項原因很關鍵,年輕人一定要知道。
    因為他們知道沒有這些東西,他們的日子一樣過的不錯!

    每一個時代都有他自己的潮流特色,也都會認為老一輩跟不上新時代,或是老一輩認為新一代不夠打拼努力,這是很正常的,但...
    年輕人有一天也會老,你們知道老一輩的人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嗎?年輕人若能提早知道,不可不謂「幸福」也。那就是...
    身體健健康康、做自己還能賺錢、每天快快樂樂的。

    最後,告訴年輕人,這些3C數位的東西,老一輩的人不論創新、設計、操作、速度、體力都深知遠不如年輕人,但他們是很有概念、想法及經驗的,所以他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資源及人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公司屬性,所以既然年輕人做的比較好,就花錢請他們來做,不就好了!只是會想的年輕人們,你們會甘願一輩子像鴻海做蘋果的代工嗎?

    不好意思,純屬自己私人見解。



  5. #5
    Phenix 的頭像

    熱血的愛用者

    註冊日期:11-18-2010
    文章:399
    謝謝你: 154
    在 67篇文章中獲得 106個感謝
    引用 作者: chialouis 查看文章
    年輕人,
    有人可能太年輕所以不太清楚老人在想什麼。許多老一輩的人,就拿現在4、五年級還在養家活口的人來說吧,其實之中有很多人都會使用你所說的這些數位東西,但你知道嗎?他們並沒有很在乎被年輕人認為跟時代脫節及自己是否真的能利用這些東西讓生活更便利或工作更有競爭力,年輕人知道為什麼嗎?我如果告訴你他們都把這些東西當做「玩具」,年輕人可能會不太高興。但這真的也是原因之一。

    但其中有一項原因很關鍵,年輕人一定要知道。
    因為他們知道沒有這些東西,他們的日子一樣過的不錯!

    每一個時代都有他自己的潮流特色,也都會認為老一輩跟不上新時代,或是老一輩認為新一代不夠打拼努力,這是很正常的,但...
    年輕人有一天也會老,你們知道老一輩的人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嗎?年輕人若能提早知道,不可不謂「幸福」也。那就是...
    身體健健康康、做自己還能賺錢、每天快快樂樂的。

    最後,告訴年輕人,這些3C數位的東西,老一輩的人不論創新、設計、操作、速度、體力都深知遠不如年輕人,但他們是很有概念、想法及經驗的,所以他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資源及人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公司屬性,所以既然年輕人做的比較好,就花錢請他們來做,不就好了!只是會想的年輕人們,你們會甘願一輩子像鴻海做蘋果的代工嗎?

    不好意思,純屬自己私人見解。
    首先,我必須要為我自己先前的發言說聲抱歉,那樣的言論或許太過於武斷
    修正為 「大多數的老一輩人(65以上)」也許就比較不會那麼尖銳
    這個議題其實如果能好好談的話 或許也是一個進步
    但是現實而言 很難有任何改變 或許這就是文化與命運的必然

    因為 年輕一代 跟 年老一代 過的是不同的生活
    年輕一代看的是 Google
    年老一代看的是 Yahoo

    這中間有多大不同??Yahoo 之所以會倒下,很大因素我個人認為他們的服務跟不上時代的需求(不過也不排除不停地換CEO到最後就.....)
    但是背後的意義在於,過往被動式的單方面吸收資訊,已經變成主動式的去搜尋多重資訊並整合出事物的真相

    單項舉例只是為了做出比較明顯的點

    如果把之前我所提出的事物當成玩具的話,那真的說明了為什麼老人跟年輕人之前必然會產生隔閡代溝
    年輕人 不太清楚 老人在想什麼 相對的 老人就真的清楚年輕人所想的嗎??
    這並不是過去 「經驗守則」可以幫助他們理解的

    舉個例子,網路購物付費 老人可能還是覺得 不就是買東西?銀行匯款過去不就得了?
    又或者,東西買了被騙怎麼辦?
    第三方付費的誕生是國外十多年針對網路消費的成長所誕生的一個解決方案
    但是老一輩人我所見到的 (身邊採樣,55歲以上約 16人,或許有些許偏頗,但是這裡面只有兩個人真的常常使用第三方付費進行網路購物)

    對於網路購物的新消費模式仍然還是不知不解佔大多數

    再舉一個更顯著的例子,銀行長久以來都習慣使用印章做為信任交易的憑證
    問題在於說,這個機制的運作就是「認章認本不認人」
    那麼問題來了
    在安全機制裡面像是 印章這種 取得容易 複製容易 的東西做為安全機制的憑證 真的可靠嗎??
    我們現在還是可以看得到像是 別人拿了 銀行印章 跟 提款簿 然後畢生積蓄全部被領光光
    這種事常見嗎?不算常見,但是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我們的機制不知不覺中,讓容易取得的低等安全機制凌駕於個人的安全之上 唯一的原因就在於說
    我們習慣了這樣作業

    我個人在海外不同國家都有長期居住的經驗,印章,存摺 這種東西從來沒出現在我在海外的生活裡面過
    我要處理銀行的事物從來也不需要以上那些東西 只需要打電話就能解決

    上面所說的其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塊大不同,但是說真的 很少有老一輩的會去思考需不需要改變

    至於老一輩關心什麼歐?我聽到最多的就是老一輩的跟朋友抱怨說 家裡面的兒女還不結婚生子佔最多
    能不能做自己其實很少聽過有老一輩會拿出來講
    年輕一輩就算現在知道了 真的就是幸褔?或是老一輩想要的幸福??


    至於老一輩的概念,能跟現在的世界潮流相符合?不是必然符合或是不符合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當中,年輕人會願意只是單純接受命令而做?或是也會加入自己的想法?
    老一輩的理念跟年輕一輩的理念是會迸出火花還是互相對撞最後不了了之?

    對於你的最後一段話我必須說,前半段講的是「開發」後面卻又說「代工」這兩點是完全不同領域的事物
    「開發」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年輕人絕對會需要借重年長一輩的經驗 因為在未知的道路上前進,除了要有過去的基礎之外,也需要一點想像力
    (我個人之前在包裝科技公司擔任業務,有過與義大利最大塑料包裝公司進行過長達兩年的新技術開發經驗)


    但是「代工」就是已知產品的大量生產,年長跟青年就並不是絕對的關聯,年長得進行管理,年輕的有機會進行管理職?


    回到最前面所講的,為什麼年輕跟年長的會脫節?因為彼此過得是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生活造就對技術的需求不同

    如果老一輩很習慣於去百貨公司觀看實際的產品,然後付出比市場平均成交價更高的價格,接著掏出AE卡進行簽帳動作,然後開著BENZ回到打拼一輩子賺取的房子
    然後在偶爾朋友來訪的時候可以分享炫耀一下新買的東西
    這樣的生活描述如果對老一輩來說是他們所習慣的幸福,而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生活並不需要做出改變
    那麼他們的世界跟生活就是美好的 不需要去學習接受新的事物 那麼脫節不就成為必然?
    日子要怎麼過是自己選擇的,兩邊對於「過得不錯」的定義在我看來因為並沒有共識
    所以代溝的產生往往也是必然

    但我個人如同我前面所說的,不需要去鄙視這樣的脫節與代溝
    因為那只是不同的生活價值與選擇所帶來的摩擦,因此願意多多溝通了解彼此所想的才能把摩擦降到最低
    此篇文章於 07-30-2016 01:49 被 Phenix 編輯。



 

 

相似的主題

  1. [求助] JB 後 待機時間跟使用時間一模一樣
    由kevin607247論壇中解鎖優化討論區
    回覆: 0
    最後發表: 01-18-2014, 13:50
  2. 回覆: 1
    最後發表: 03-08-2012, 11:14
  3. 回覆: 20
    最後發表: 06-20-2010, 11:16
  4. [分享] 你究竟需要花多少錢才能完全取得你的中華3GS!
    由barett論壇中新知分享
    回覆: 24
    最後發表: 08-01-2009, 13:53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回到此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