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護殼不再只是保護殼- moshi iGlaze4
glaze (glaz)
n.
1. A thin smooth shiny coating. (輕薄光滑且閃爍光澤的鍍膜)
2. A transparent coating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a painting to modify the color tones. (一種施做於畫作表面的透明鍍膜以維持其顏色色澤.)
就在我預約到iPhone4然後發現週五就可以拿到實機後.
我就一直在思考我該用什麼樣的保護殼.
乳膠保護套第一個被我排除, 因為過一段時間, 一定會變黃, 而且撕下來還會黏黏的, 很噁, 不考慮.
全保護殼, 變厚, 整個感覺就不俐落. 跳過.
回頭看看我的iPhone3G, 那亮麗的, 閃耀著金屬色澤的moshi iGlaze3G殼正在那無言的問我?
"用moshi錯了嗎?" "用moshi錯了嗎?" "難道用moshi真的錯了嗎?"
當然沒有錯,夥計! 就是你了! 所以我馬上決定上網去找尋它的兄弟, moshi網站上果然有!iGlaze4那妖豔的身形和色彩正在不斷誘惑著我....
拍賣, 沒有, 那我找代買
代買, 也沒有?! 果然眾裡尋它千百度, 還不如回首那燈火闌珊處. 點回moshi網站直接下單!
網站有噎!! 什麼?! 25元那麼便宜?!! 我要定十個!! 我要定十個!! 我邊吶喊邊握緊了拳頭, 正要按下滑鼠右鍵.
Wait, sorry it's U.S. only. Dollar please, thank you plus tax very much! (註1)
那怎麼可以
所以我決定殺向源頭, 直接打電話給 moshi台灣分公司.
他們告訴我, "Sonata, 你要不要試試那間在敦南開24小時的連鎖書店, 北中南有六家分店在賣, 挑一個離你最近的去買, 有勃根地紅, 石墨黑, 古蒂爾紫, 還有還有看光光的透明款喔, 科科."
"………………………….." (沈默, 就像大雨前那悶熱的午後)
所以

圖一: 這個箱子是我之前在網路上定moshi的iGlaze3G保護殼宅配來的箱子. moshi 用了一個大紙箱寄給我, 正好拿來當背景. 不知是為了提供更好的保護, 還是生意太好一時找不到小紙箱. 黑喵宅配應該是很慎重對待這一箱, 我連紙箱的缺陷都找不到. (我突然發現我還真的很愛買moshi)
moshi這個品牌(圖二)其實是美國的品牌, 但是它很認真的在經營亞州市場, 所以台灣其實是它的主要亞州基地. 老實說 現在那麼看重台灣市場並看好它之後對整個亞州市場的影響的廠商其實不多見, 光是這一點moshi的愛台灣指數就很高了.

圖二: 這個念起來超像日文的名字卻是個美國品牌, 但是moshi的產品卻同時具有美式的科技感和細膩的東瀛設計風格. moshi (もし)於日文中是和對方說話時的開頭語句, 大家常在日劇中看到演員講電話時用 moshi moshi (もしもし)開頭. 同中文中的, 喂, 誒, 妳(你)好之意.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前面鋪陳了那麼多廢話後主角終於要上場了(圖三), 本次的主角iGlaze4正式登場! iGlaze4, 小名勃根地紅, 三圍(維)11.6, 6, 1 (cm), 體重是祕密, 興趣是跟iPhone4在一起 (喂, 說好不打臉的!), 售價新台幣NTD 790元整. 上面說到美利堅合眾國賣25塊美金, 跟台灣一樣價錢. 看來看去還是台灣買最划算, 本文主要針對我最愛的 iGlaze4 勃根地紅做介紹(註2).
在拆包裝前的最後一張(圖四), 其實moshi已經建立起它在iPhone保護殼的領導品牌形象了, 最重要的證據就是背後的雷射貼紙. 代表這東西開始有人仿冒了. 但是有道是畫虎不成就反類犬, 偷雞不著還蝕把米. 揪竟, 這故事會怎麼發展, 我們接著看下去.

圖三: 除了保護殼本體, iGlaze4內容物還包括拭鏡布一枚, 後保護貼一張, 沒有過度的包裝和廢話, 紙盒的材質方便你作

圖四: 這個雷射標籤應該要不少錢. 賣保護殼賣到要貼雷射標籤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好處是這上面的條碼是讓你上moshi的網站上確認是正品及登錄保固用的.
以下的圖是關於這個保護殼的幾個部位的近照(圖五~圖八), 這幾張照片可以顯示出moshi良好的開模水準和類金屬漆塗裝. 我特別強調塗裝的原因是因為接下來會有和其它"類似"的保護殼的比較圖, 以各個細節圖來說, iGlaze4 勃根地紅的雙色塗裝是有其設計上的意義的, 側邊的銀色塗裝是為了要對應iPhone4側邊的金屬邊框, 這點和之前的iGlaze3G的整體紅色外殼配合iPhone3G的背面圓弧設計的做法雖略有不同, 但是要和iPhone各代不同主體互相呼應的想法是一致的.

圖五: iGlaze4 左下角近照, 雙色的塗裝非常完美, 沒有溢色的情形.

圖六: iGlaze4 左上方近照. 背後的開口也處理的非常漂亮.

圖七: iGlaze4 左上角開口近照, 背後的開口收邊收的很滑順, 沒有刮傷背後玻璃的疑慮.

圖八: iGlaze4 右上方近照, 右上方是整個保護殼支撐最少的位置. 但其圓弧形的切割設計避免了應力集中而造成損壞的可能.
而在其各開口處, 包括背後蘋果logo的露出圓孔(圖九), 和上下所預留的開放式設計. 在在都顯示了moshi在保護殼的設計上, 對如何將保護和凸顯IPhone本體兩者互相平衡所作的努力. 後殼的紅色塗裝沒有任何不均勻. moshi的字樣看起來是用印的, 但是事實上是用蝕刻的(圖十). 不但增加了質感, 也保障了長期使用後商標的存在性和整體感.

圖九: 這個開口我認為是絕對必要的, 那個logo沒露出來, 蘋果都不蘋果了.

圖十: moshi字樣蝕刻於iGlaze4上, 低調的彰顯品牌宣傳
這邊很可惜的是, iGlaze這系列之前都有的吊飾孔被取消了. 可能的原因應該是這一代保護殼做的比之前更密合, 造成如果裝上吊飾可能會使得殼和機體不服貼. 但是沒有吊飾孔這一點還是讓我惆悵良久.
讓我們再仔細的看到iGlaze的四個角, 除了良好的收邊和圓潤弧形之外, 相信大家都會注意到接合面(縫 )是在中間, 而不是像一般廉價的保護殼的毛邊位在邊緣 (圖十一). 以我的推測, 我認為iGlaze是由兩個一體成型的殼再次接合的. 這種費工又吃力不討好的設計, 我相信是回歸到保護殼最初的想法, 保護.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 其實是要將保護殼的弱面, 由保護殼和機體接觸的地方, 藉由這樣的設計轉移至保護殼的中間接縫處, 也就是當iPhone4真的很不幸掉落時, 主要的力量將由這個保護殼的弱面承受, 而非由保護殼傳遞至機殼. 也就是說, 這樣的做法是犧牲了殼, 然後盡可能的保護到iPhone4.

圖十一: 良好的收邊, 即使是看不到的內面和邊角. 中線的接合縫暗示著內含的設計.
說實話, 站在廠商的立場而言這樣做蠻笨的, 因為這樣體貼的設計或許可以保護到iPhone, 但是卻讓廠商自己承擔了所有的後果. moshi每一項產品都有兩年的保固. 這兩年間, 殼有任何的問題, moshi 二話不說, 馬上換新的給你. 所謂的新可不是Apple那種
有許多人說保護殼不過就是個殼罷了. 沒錯, iPhone4特別強調了其硬度和整体的堅固性. 所以保護殼如果只有保護的功能, 事實上是吸引不了消費者的, 而moshi附加於殼上的設計大大的強化的moshi iGlaze4的特性. 除了基本的保護功能, 其類金屬的塗裝和材質提供了足夠的摩擦力讓你握好你的iPhone4, 但又不影響你從口袋中將iPhone4拿出來的滑順手感. 這會比直接握持裸機iPhone4前後的玻璃的手感好很多, 也更安心. 其實很多店家都有在賣moshi的保護殼, 我強烈的推薦大家去實體店面向店家要求樣品來把玩一下. 體驗那帶有些許阻力的柔順手感. 我推測moshi在iGlaze4是用了更細緻的類金屬材質顆粒塗佈在起伏的表面上, 或是說我認為moshi用了類似於皮革的手法去處理保護殼的表面類金屬塗裝, 才會在這看似光滑的表面上提供更好的握持能力. 更重要的一點, 是moshi的殼提供了防污的保護. iPhone4和之前的產品比較起來更薄, 也更洗練. 但是鏡面容易沾染指紋和油汙的特點卻是iPhone這系列永遠的缺憾. iGlaze的材質可以避免掉機身背後的油污痕跡(相信我, 非常明顯), 如果像天氣熱或是手汗都會造成後機玻璃醜的一遢糊塗, 你的iPhone4就會更加"股溜", 大大的增加和大地親吻的機率. 與其你每次拿手機出來就往衣服上抹, 抹完後面抹前面, 那moshi的iGlaze4絕對是避免你拿iPhone4來擦衣服或是牛仔褲的最好選擇.
接下來的照片是我將iGlaze和某電信所送的免費的保護殼並列所拍的比較(圖十二~圖十六). 我相信你會和我有相同的感覺, 就是"我絕對不要將我的iPhone4套進那玩具似的殼裡, 即便它是免費的!". 基於

圖十二: iGlaze4 v.s. unknown case, 我們也可看出那個開口的重要性. 你買的是iPhone4, 還是 iPho 4? (註3)

圖十三: iGlaze的俐落的側邊線條設計真是深得我心.

圖十四: 右側面的比較, 照片會說話. 開放的側邊設計會讓你更好操作

圖十五: 穠纖合度的攝影鏡頭和捕光燈開口, 當然還要有那顆蘋果.

圖十六: 右側邊近照圖及比較, 露出的金屬邊框處再次映證iGlaze4雙色塗裝的必要性, 和對iPhon4質感的呼應和提升.
圖十七秀出了頂部的情形, 在耳機孔處iGlaze做了一個小小的低圓弧處理, 這個貼心的處理讓身為消費者的我其實很感動. 我對於這種低調的關心或是內斂的體貼特別有感覺. 就像下大雨的夜晚沒帶雨傘的你(妳)踏出捷運站, 驚喜的發現另一半微笑的撐把傘在站前等妳(你)一般. 這種在小地方的用心特別的觸動到我的內心. 其實很多時候是用不到的, 耳機的接頭是不會大到會碰觸到保護殼, 但是當你要連結到較大的耳機接頭或是訊號線時, 才會發現到moshi保護殼的價值. 如果連這種近乎吹毛求疵的細節都考慮到了. 我認為moshi在保護殼上對於自己理念的堅持和想法, 絕對立下了非常良好的典範.

圖十七: 耳機孔下方的貼心設計及iGlaze4和iPhone4完美搭配.
圖十八展示出moshi iGlaze4 和 iPhone4於底部接合的狀況, 旁邊的對照組仍是知名不具之免費保護殼. 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發現moshi在底部俐落的剪裁設計和貼合iPhone4的時尚設計感. 你可以發現moshi洗練的設計造成保護殼側邊並沒有延伸到正面. 這也是很多網路上使用者(包括我)對於moshi這類產品的疑問. 但我在拿到IGlaze4後我終於了解了這類保護殼設計的想法. 就是與其去考慮掉落後所提供的保護, 不如去思考如何減少讓手機掉落的機率. 也就是說, 與其我將保護殼做的又醜又厚又大, 還不如我在材質和外型上增加iPhone的握持的舒適和安全. 不但可以讓iPhone主體更好看, 也提供了更多重點式的保護.並且, iPhone4強調正面的玻璃是有很高的硬度, 那正面的防護就交給Apple, 利用iGlaze去防護和增加邊框的安全性, 才是更有效率且顧全質感的保護方法. 結合美觀於功能於一體, 這是moshi在介紹iGlaze4這產品中的一句話. 再使用過後, 我相信moshi做到了.

圖十八: iGlaze4兼顧質感和安全性的設計
我一直都認為, 一個會增加手機質感和保護的殼, 會比一個免費的殼更讓你安心, 也不用降低你的品味去達成安全的需求.
我想我會選擇moshi iGlaze4, 就像會選擇iPhone4一樣自然.

致謝: 感謝moshi真的趕在iPhone4在台上市時讓我買到iGlaze4, 不用讓我淪落到另外花錢去買其它的殼頂著, 到最後又含淚去買moshi然後把其他殼丟掉.
(註1) 美國的moshi網路商店上買iGlaze4免稅免運費, 這邊的稅其實是指託人從美國帶回所需付的贖金.
(註2) iGlaze4 XT(透明殼)的設計概念和 iGlaze4 不同, 由於其強調透明, 超薄及抗水紋保護貼的概念使得iGlaze4 XT 朝向極簡的方向來作設計. 是喜歡”似無若有”這種感覺的朋友另一個選擇.
(註3) Pho: 越南河粉
(最終註) 產品顏色會因拍照環境和相機種類而於影像和實物間有所差距, 產品真實顏色請以親眼所見之實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