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
 白蘋果急救室 同文刊登...

 
本文為「Twice」一文之翻譯,原作者為在Apple收購Lala後,曾與Lala員工一同工作過的設計師Aubrey Johnson。
在2009年12月,Apple收購了一間由Bill Nguyen領軍,起名為Lala的小型創業公司。公司的名稱是以Nguyen養子名字的開頭前幾個字來命名,這個字同時也是唱名中的音之一「la」。Lala這間公司,在音樂產業、購買數位電台與CD交換業務之間不斷地奮鬥之後,最終開始了音樂串流的服務。

經過了這些奮鬥,Lala的確有了一個頗為有趣的成功。 在2009年的時候,如果你上Google搜尋一首歌,出來的第一個結果是Lala。既不是iTunes,也不是歌手的MySpace或是官方網站,而是Lala。
每一次的點擊,都會把潛在的音樂購買顧客帶到Lala網站,而不是iTunes。而更糟糕的是,在Lala購買音樂往往比起在iTunes上購買還要來的划算。當Lala開始與Google合作(為了Google當時的Music Beta服務)時,對Eddy Cue以及他的iTunes帝國來說,危險性也開始越來越明確。
Nguyen有了一座金礦,並且開始為了爭奪Lala這間公司的競標大戰。
不過這場大戰,可能並不如大家所想像的由Apple與Google兩家公司開始發起。
詭異的是,這場戰爭始於Nokia。在芬蘭寒冷夜晚的一個小房間裡,大約有超過40個人圍著一台Polycon會議電話,精心撰寫出一份出價信函給Nguyen,以及他那已在垂死邊緣的Lala。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在移動設備的主要面向之一——音樂的領域中創造優勢,讓Nokia的移動平台起死回生。
在快要收到Nokia的出價時,Bill直接打電話給Google,並向Google說他們正在與Nokia討論收購的事宜,而且時間非常緊。雖然Google在Lala上的投資以及花費的工程資源看似快要蒸發的毫無蹤影,不過Google並不知道,Nguyen其實對Nokia所提出的價碼(大約1,100萬美金)非常之反感。 
Google非常擔心此事,而且行動非常快速,他們向Nguyen提出了他們收購公司的價碼。在這之前,Bill已經把提出的價碼告訴了Google的M&A。不過Google並沒有立刻滿足他的要求,而且藉由報出低價,來看看Nguyen是已經絕望到谷底,或是只是在吹牛。這時,Bill開始了他的下一步。
他找了幾個人幫忙,得到了與Apple管理階層見面的機會。 他向Apple說他已經從一個最大的移動作業系統競爭者那接到了出價,這家公司打算收購他的新創音樂事業。
Eddy Cue知道,如果Google得到Lala服務的所有權,再結合已主導市場的搜尋引擎,就有可能破壞Apple的iTunes堡壘。Bill擅長與音樂界名流敲定划算的合約這點非常出名,大部份都是透過Lala的投資人——Warner Brothers Music。
11月下旬,Nguyen坐在Steve Jobs在Palo Alto的家中的餐桌前。同時出席的,有Eddy Cue、Tim Cook以及Apple的其他高階管理人員。Jobs在吃甜菜沙拉的時候,開始了對話:
“I’m going to give you a number, Bill, and if you like it, let’s do it and just be done with this whole thing. Okay?”
Bill,我現在會給你一個數字。如果你覺得這數字不錯,我們就一起把這整件事搞定,好嗎?
Bill同意了這方式。
隨後,Jobs將一張紙條遞給了Bill,Bill點了頭,交易就這樣完成了。
Apple以大約8,000萬美金的收購價,另外再加上用來慰留員工,約8,000萬美金的紅利,總共約1億6,000萬美金成功收購了Lala。
諷刺的是,在這個故事的最後,有不少知名的Lala員工最後跟著Bill離開了Apple,開始了他們的下一個冒險
他們放棄了在2009年收購時,拿到的數百萬股、每股價值196.48美金的選擇權。而這些工程師中的其中一部分,之後又在Apple以700萬美金收購超過20名工程師團隊的謠言中,回到了Apple。
Apple用相對來說非常小的錢雇用了同樣的一批人,而這次他們甚至有了更多的經驗與創業人生。付兩次錢真是太天才了。 
via Twice. | Aubrey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