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國紐約市舉行的Quartz活動上,矽谷著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en)解釋了蘋果已故CEO史蒂夫-約伯斯(Steve Jobs)和現任CEO蒂姆-庫克(Tim Cook)之間的區別。“史蒂夫-約伯斯治下的蘋果發展模式非常簡單。”安德森說,“他會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產品類型,從一開始就百分之百地佔有市場,然後每天失去一點市場份額,直到出現終結性的結局。”


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末,Mac電腦的“終結性結局”就是其市場份額跌入穀底,僅占全部PC電腦市場的2%,而Windows和Linux PC電腦則佔據了剩下的全部市場。

安德森稱,約伯斯“並不關心市場份額”,而只關注利潤率以及通過向少數願意支付高價的消費者銷售高端產品來獲得“定價傘”。這種戰略對於約伯斯來說是可行的,因為他相信,即使他的產品失去市場份額,他也總是能夠開發出下一個偉大產品,從而再次獲得高額利潤。

蒂姆-庫克則不同,安德森認為庫克比約伯斯更注重市場份額,而且試圖積極與谷歌和三星等競爭對手展開直接較量,從而盡可能多地吸引和留住用戶。

“問 題是,庫克將會推動蘋果更積極地參與市場份額爭奪戰嗎?”安德森說。他舉例證明庫克治下的蘋果願意以犧牲利潤率來抓住用戶,例如他提到iPad mini就是蘋果用來對抗更廉價的7英寸Android平板電腦、捍衛其平板電腦市場份額的設備。另一個例子就是,蘋果在後約伯斯時代更傾向于更持久地提 供老版iPhone手機,從而留住那些買不起最新款iPhone的用戶。

“他還沒有公 開宣戰。”安德森說,“從長遠來說,在這些市場上,如果你沒有佔據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你就不會有占絕大多數比例的應用程式。”在軟體生態系統,尤其是在搭 載iOS 的iPhone和iPad中,這一點很重要。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價格購買蘋果產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擁有最多的應用程式。如果蘋果無法保住其市場份 額,那麼它就可能會面臨Mac電腦曾經遭遇的困境:很多出現在Windows上的應用程式不會出現在Mac電腦上。

值 得指出的是,即使在約伯斯領導下,蘋果也曾經至少有過一次參與了爭奪市場份額的戰爭,並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就是蘋果的iPod。在音樂播放機市場中,蘋果 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並隨後穩步增加其市場份額。在2012年,iPod的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在70%以上。現在,iPod的“終結性結局”就是被蘋果自 身率先推出的智慧手機所取代。

蘋果似乎將不可避免地會在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爭奪戰中敗下 陣來。安德森估計,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將會跌至穀底,達到15%-20%的樣子;而Android手機將會奪取餘下的全部市場。但是,如果庫克在蘋果仍占主 導地位的平板電腦市場上遵循iPod的做法,我們應該會看到蘋果將會應消費者的需求推出多種型號、多種價位的產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 的情景:iPod touch、iPad Mini和iPad似乎可以被看做是蘋果銷售已久的iPod產品的不同版本。但是,這將是一場惡戰,因為穀歌和亞馬遜等競爭對手原意以低價銷售其產品。

安德森表示,蘋果將會在未來三年內推出電視機產品,其他競爭對手也將會迅速跟進。如果蘋果電視機推出,那麼它一半屬於庫克時代,一半帶有約伯斯時代的色彩,因為蘋果將會在一開始百分之百地搶佔市場,就像它當初推出iPhone時百分之百佔有智慧手機市場一樣。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18326.htm